Design Education for Public

Upcoming Events
Upcoming Events
如何以一己之力搞亂整個設計界
學子
 | 2021.09.18

設計愛好者,認同宇宙萬物都與設計有關。香港教育制度非典型變種,研習學海無涯數十載,經歷兩幼稚園、四小學、五中學、五設計學院、十餘海內外設計機構,兩文三語四地。被教經驗豐富,渴望久病成醫,不明則問,不平則鳴,不恥則笑。實踐與論述不是二元的,概念與工藝缺一不可。Full-time 燃點光明; Part-time 咒詛黑暗。

近年聽到一啲惡評,雖然唔算多,但都值得反思一下。「一日最衰都係嗰個學子,搞到成個設計界咁樣!」、「佢成日公器私用,用佢自己個 blog 抹黑人」、「佢以為自己係設計界判官,周圍話邊個抄襲邊個」、「好廢乜都唔識得個講字」、「對人不對事,私怨上身,小氣到死,正一怨婦!」… … 過去十幾廿年,從 HKDA 個 html 留言版開始,一直都希望利用互聯網之便,發表一下比較小眾嘅觀點。

從來——係從來,都只係覺得自己係從學生角度出發問下問題,抒發一下個人意見,响下下都要講資歷先可以發問嘅大師文化主旋律下提供弱弱的 alternate opinion。根本冇諗過自己嘅 opinion 可以成為 key!所以每當有朋友稱我為 KOL 時,都會有少少冇癮(你都好唔了解我啫)。

「Full-time 燃點光明;Part-time 咒詛黑暗」呢句 motto / slogan 不經不覺用咗差不多廿年。總覺得設計師唔應該一味做做做,要有少少正義感,適當時候不平鳴,行業先唔會墨守成規,大棚先會有進步。由細到大眼見班 portfolio 強勁嘅大師,鮮有為行業長遠發展出謀獻策,對公眾宣揚 Art & Design 嘅重要,或作學術與業界嘅橋樑。除咗自吹自擂滿足 ego,宣傳信則有不信則無嘅所謂設計理念;其實行業內好多好多問題都值得從業員一齊去討論同解決。(先唔指責邊個有份造成或助長 瘋狂OT、抄襲、圍威喂、攀附權貴、輕學術重砌稿等等華人陋習了。)曾經係年輕設計師嘅我,有時都覺得幾醜——點解香港設計師嘅精神面貌係咁嘅水平?點解冇乜人企出嚟講人話?點解個個設計組織都咁官僚離地?點解唔將設計行業延伸至不只於「Design 靚嘢」?

於是有一日,我求其老作個筆名起咗個 blog,寫一啲自己想睇嘅內容。關於設計,但又唔想太局限於設計,總之就係 Paul Rand 嗰句:Design is everything. Everything!!因為設計師身處嘅 context 往往比齋談論設計品本身或設計師個人更有趣更富啟發性。我成日覺得。

唔知乜原因(可能設計圈得學子比較坦率同衰格),個 blog 由 2005年幾丁朋友圍觀開始,慢慢有素未謀面嘅讀者 follow,到十幾年前移民到 Facebook,經歷過一場又一場嘅社會運動後,漸漸有好多設計圈以外嘅讀者加入。接近三萬 followers,偶有圖文 reach 數達十萬以上(上篇《Portfolio》一周過12萬),engagement 又唔錯時,原來一人之力可以發揮少少影響力。

有說,當你維護某些價值觀時,難免得罪一啲仆街。

好多時見到主流意見一窩蜂傾向某一邊時,就覺得有必要用另一個角度平衡一下件事(點會係 key opinion 呢)。尤其是當自己知道一啲內幕,知情嘅人士又唔方便出聲,又或者出於華人怕事DNA,我就覺得要利用個 blog 去發一發聲,本着大棚利益去咒詛一下黑暗。等班仆街唔好以為可以混水摸魚。

企得出嚟,就預咗有人抹黑。而我覺得抹黑、人身攻擊、詭辯本身都係赤裸裸反映我哋個社會、設計界真面目嘅精彩內容(有好多人外表大愛豁達,但其實心術不正)。所以我從來唔 delete 留言或 block follower,任由大家自己判斷。

今日香港,大家經歷咗咁多,多少明白輿論大外宣係點運作。獨立公開坦誠嘅言論場所買少見少,反觀圍爐內聯網日日近親繁殖「很美喔」留言嘅圈子就周圍都係。私利定私怨難以分辨,宗教式 KOL 崇拜令懶惰嘅文青失去獨立思考能力。自居有品味有創意嘅設計人,從某角度看,其實很愚昧(係呀,講埋我自己呀)。

學子有冇能力單拖搞彎整個設計界?DLLM,我都想呀!全行好似剩番得我持續地咀咒抄襲文化,其他官仔骨骨嘅設計達人都係和稀泥咁話「臨摹係創作人必經階段」咋。某某長期鳩噏當秘笈,為建立個人名聲到處樹敵,個 portfolio 水份極高,佢兩位恩師睇唔過眼但又唔想公開出聲,踢爆揭秘呢啲粗重嘢咪我做囉(鬼叫設計界唔多有正義感嘅人咩),我都希望呢啲業界敗類可以改過自身從新做人呢!可惜,香港始終係香港,設計行業 develop 咗幾廿年,都係出得一個 Henry Steiner,仲要係洋人呢。

要「搞彎」整個業界,一個人力量太少。🙂

太長。講到呢度。


Blogg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中央聖學子 學子 學子又搞事
睇你個 Portfolio 嚟睇下
學子
 | 2021.09.10

設計愛好者,認同宇宙萬物都與設計有關。香港教育制度非典型變種,研習學海無涯數十載,經歷兩幼稚園、四小學、五中學、五設計學院、十餘海內外設計機構,兩文三語四地。被教經驗豐富,渴望久病成醫,不明則問,不平則鳴,不恥則笑。實踐與論述不是二元的,概念與工藝缺一不可。Full-time 燃點光明; Part-time 咒詛黑暗。

如果你問任何設計師:Portfolio 重唔重要?我估每一個有經驗嘅設計師都會同你講重要。你問我,我都會答你:重要… …但——係—— 唔係最重要。

Portfolio 嘅質素反映設計師嘅能力,冇乜人會有太大異議。所以令唔少人都會將 portfolio 嘅功能無限放大,久而久之人云亦云地將佢變咗好似係唯一一把尺咁。網上挑機都會問句:「攞你個 portfolio 嚟睇下!」。神化 portfolio,好處係,大家都會好努力咁建立自己嘅作品集,希望佢為自己帶來更好嘅仕途;壞處係,大家都會忽略咗其他都相同重要嘅嘢。

設計人嘅 portfolio 大致上分兩種,一種為求學,一種為求職或揾生意。兩種都係一種「曬冷」,將自己曾經做過想過嘅嘢精選地結集。

簡單嚟講,求學用嘅 portfolio,都唔需要太「專業」、太 finished,重點係要 show 到畀人知你有熱誠、勤力同潛質去探索有關設計嘅種種(如閱讀)。形式上最好廣闊多樣未定型(對於初學設計者),忌獨孤一味,raw raw 地有趣富實驗性可能比天才畫功討好(視乎乜課程吧)。至於揾食 portfolio,咁當然要表現出一定職業水平嘅技能,無論思考上或技巧上都唔可以太幼嫩,予人「都唔知佢掂唔掂」嘅感覺就大劑。最好就係配合番想揾嘅特定類型工種或公司啦(Tips:重 idea-driven 嘅公司唔會滿足於「靚囉」)。所以有時有啲較着重創意嘅公司——尤其對 fresh grad,佢哋都未必想見一啲「熟口熟面嘅專業嘢」,怪怪雞雞冇乜見過,但又 execute 得好有心思嗰啲,反而難能可貴。總括而言,portfolio 裝住好多作品,但佢本身其實都係一件作品。如何 curate,如何講故事,都要講究。

不——過——

Portfolio 只係其中一項評核設計師嘅工具。如果係唯一最重要,咁就唔需要有 interview、CV、employment history、credit check、Google search 等等程序。因為就算個 portfolio 好到識飛,個設計師本人係一條仆街,相信都未必會有人想同佢合作(Hater 們一定會話學子講緊自己)。

Interview 中,可以睇下一個人嘅眼神、談吐、禮貌、衣著、急才等等,呢啲一切都冇可能响 portfolio 中察看到,係 personal branding 要 audit 嘅嘢。如果神眼閃縮衣著錯配,說話空泛詞不達意,與 portfolio 質素不相稱,咁就令人產生懷疑喔。

CV、employment history、credit check 加 Google search 亦係評估一個 portfolio 可靠性嘅重要工具。清楚一個人嘅往績很重要。因為 portfolio 被神化,導致有啲人心術不正不擇手段地建立 portfolio。攞人哋嘅作品據為己有、參與小部份就混水摸魚當自己 in charge、credit 得唔清唔楚誤導他人、吹虛往績搏冇人去 fact-check、拋名人上司姓名攀附一番、抄襲拿來就更加唔駛多講。如果個人唔老實,作品都可以好唔 honest 呢。

因此,如果業界大部分人都只睇表面,盲目信奉「作品就是一切」,咁,慢慢就會越來越多表面好似才俊,但內裏失德、毫無專業操守、敗壞風氣嘅仆街冚家剷响行內出沒。「Honesty」就漸漸變咗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嘅代名詞。

Brand is reputation。個人名聲就係佢嘅品牌。品牌建立得好,唔係咁容易被抹黑兩嘢就擊到;反之,品牌建立响水份極高嘅幻象上,日子久了就可證明一切。

曾經聽人講過,揀學生好,揀同事好,揀合作伙伴都好,personality 有時比好多 qualifications 都重要。成日話學做設計其實即係學做人,都咪話冇道理。🙂


Branding Portfolio Professional Practice 學子
學習 Steiner [上]
學子
 | 2021.05.05

設計愛好者,認同宇宙萬物都與設計有關。香港教育制度非典型變種,研習學海無涯數十載,經歷兩幼稚園、四小學、五中學、五設計學院、十餘海內外設計機構,兩文三語四地。被教經驗豐富,渴望久病成醫,不明則問,不平則鳴,不恥則笑。實踐與論述不是二元的,概念與工藝缺一不可。Full-time 燃點光明; Part-time 咒詛黑暗。

到過位於調景嶺 HKDI 嘅「石漢瑞的圖語世界 Look: The Graphic Language of Henry Steiner」展覽兩次,感受幾深。想寫低一啲筆記去提醒自己應該點樣去繼續向 Henry Steiner 呢位大前輩學習。同時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,希望當大家談及石老嘅時候唔會停留於「#很美喔」層次。甚麼「香港設計之父」、「中西合璧」、「West Meets East」、「個 style 好 modern」、「很 Paul Rand」、「啲設計好美國」、「有啲老套」… … 等等,都相當膚淺,冇乜營養。我好想自己細心品賞個展覽嘅內容離開展廳後,會有啲嘢袋落袋,有啲進步。

展覽較後空域,有個電視螢幕,不斷 loop 一條大概六分鐘嘅訪問片段。係 Sandy ChoiJonathan Mak 嘅一個訪問,兩位我十分喜歡嘅本地平面設計師,睇咗兩三次。有唔少提醒嘅。

响我文字分享之前,想大家花幾分鐘睇睇現時得一百幾十 views 嘅三條 YouTube 片。(唔係 content farm 呀。)


石漢瑞對今日設計師有何影響?

 
 

解讀「設計98展」海報

 
 

關於借用別人的素材發展創作意念

 
 


石漢瑞的森澤字體海報:向書法家致敬?

 
 

唔是廣告喔。謝謝收看。下一篇再講。

Graphic Design Henry Steiner Interview Jonathan Mak Sandy Choi 中央聖學子 學子
從 Facebook 到 .com
學子
 | 2021.04.01

設計愛好者,認同宇宙萬物都與設計有關。香港教育制度非典型變種,研習學海無涯數十載,經歷兩幼稚園、四小學、五中學、五設計學院、十餘海內外設計機構,兩文三語四地。被教經驗豐富,渴望久病成醫,不明則問,不平則鳴,不恥則笑。實踐與論述不是二元的,概念與工藝缺一不可。Full-time 燃點光明; Part-time 咒詛黑暗。

2005年6月20日,身在倫敦見到朋友嘅網誌都很有趣,覺得自己都有唔少嘢想講,於是膽粗粗响 Blogspot 起咗個 blog。命名時無乜頭緒,有啲亂嚟地改咗「Central Saint Student」呢個筆名,中文直譯「中央聖學子」,意思基本上只係想講:一個响 Central Saint Martin’s 讀緊書嘅普通學生。

記得當年都係留學記趣,followers 都係朋友,十個八個,輕鬆自在無拘無束。

2010年前2月14日,已經回港工作,有感 Blogspot 更新有點麻煩,要 edit HTML,冇 Facebook 咁方便。為咗懶,想將更新網誌內容嘅門檻降低,於是決定移民去 Facebook,建立一個 page。

一轉眼十年有多了。Likers / Followers 嘅增長或減少,其實都冇乜影響自己嘅出 post 原則——總之有公共性,對大棚設計界有益或值得講嘅,都講。為咗 stand for something,有時難免得罪一啲 PK;但總括而言,make friends 遠遠超過 make enemies 嘅數量。意外地,建立咗少少影響力,少少收視率。

2021年4月1日,centralsaintstudent.com 啟航。希望今後慢慢再唔係學子嘅獨腳戲,而係有更多人加入,成為一個更有影響力嘅社群。我會繼續努力創作更多有營養又有趣嘅內容宣揚好設計嘅好處,同時亦會邀請有心人加入,希望往後嘅日子可以齊齊燃點光明咒詛黑暗。

唔知大家有冇留意到,呢個網站嘅 home button,係冇撈稿的。係呀,我想以一句 slogan / quote 代替傳統嘅品牌標誌。希望能做到 brandless / selfless,重點放番响內容本身,唔搞 KOL / 大師 / 賣藥黨文化(噢,又得罪人了)。



當年响宿舍建立《中央聖學子》1.0 的書枱。
Blogging Central Saint Student History London Milestone 中央聖學子 學子